在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时代,关键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对于国家的经济发展和安全具有重大意义。特别是在航空遥感领域,机载遥感系统在环境监测、城市规划、灾害评估等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因此,提升机载遥感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确保其在各类应用中的稳定运行十分重要。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机载遥感系统安全通用规范》团体标准审查会成功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李千均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程鹤岳、标准部曹东建出席会议,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军懋国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航天中认软件测评科技(北京)有限责任公司、武汉大学、长安大学、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多家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审查会。

会上,李千均就团体标准的发展历程及编制情况进行了详细介绍,曹东建就《机载遥感系统安全通用规范》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主要技术内容等向专家组和参编单位进行了详细汇报。重点从技术标准、安全评估、风险管理等多个角度对标准内容进行深入分析,以满足航空安全,确保机载遥感设备可以在短时间内快速获取遥感监测结果,并落实数据存储信息安全。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机载遥感系统安全通用规范》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系统结构、基本要求、数据图像管理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查,认为该标准以行业现有相关技术指标和要求为基础,以综合性、系统性为原则,规范涵盖了机载遥感系统的硬件设计、软件编程、数据传输、安全防护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系统在复杂多变的环境条件下仍能保持稳定性和安全性。专家组表示,《机载遥感系统安全通用规范》内容全面、条理清晰、技术先进,具有较高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制定和实施该标准是保障遥感技术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也是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会议最后,国促会标委会程鹤岳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近几年,我国推出《加快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更好支撑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文件,明确指出要加快推进测绘地理信息事业转型升级和产业发展,大力支持机载遥感系统的高质量发展。因此,制定一套科学、全面、实用的安全通用规范对保障机载遥感系统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本次审查的《机载遥感系统安全通用规范》团体标准内容完整、规范,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强制性标准的有关规定,有助于提升机载遥感系统的安全指标,赋能航空遥感领域从技术提升、行业规范、产业布局等方面高质量发展。
遥感技术的主要优势在于可以从远处、覆盖广泛区域以及高效进行数据采集,特别适用于那些难以直接到达或需要广泛监测的情况。该标准的发布将填补国内机载遥感系统安全领域的空白,不仅为机载遥感系统安全性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和制度保障,同时也为推动遥感技术可持续发展和广泛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