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水环境微塑料处理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

2025-03-27

微塑料是指尺寸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颗粒和纤维等,其具有体积小、难降解性、生物毒性等特点,可能存在于各种水体,这些微塑料进入人体或被生物吸收后,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将构成严重威胁。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水环境微塑料处理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李敏主持,标委会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陈致杭,标准部刘苗苗出席会议。中国农业大学、上海海洋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北京市科学技术研究院分析测试研究所(北京市理化分析测试中心)、大连海事大学、四川农业大学、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启动会。

会上,刘苗苗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李敏对《水环境微塑料处理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水环境微塑料处理系统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体要求、工艺设计、系统组成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规范微塑料处理系统的性能指标、检测方法、运行维护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明确技术要求,促进微塑料处理技术的创新与应用,提升水环境微塑料污染的治理效能。

会议最后,陈致杭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在政策层面,我国高度重视塑料垃圾的环境影响,出台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十四五”塑料污染治理行动方案》等一系列政策文件,提出到2025年,塑料污染治理机制运行更加有效,地方、部门和企业责任有效落实,塑料制品生产、流通、消费、回收利用、末端处理全链条治理成效更加显著,白色污染得到有效遏制。制定该项团体标准是推动微塑料处理行业健康发展的关键一步,有助于促进技术交流与合作,推进微塑料处理行业标准化建设,助力我国水环境治理技术进步和行业可持续发展。 

随着塑料制品的广泛使用,微塑料已成为水环境中不可忽视的新型污染物,其处理技术的研发与应用迫在眉睫。未来,该标准的实施与推广,将有力推动我国水环境微塑料处理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发展,为相关处理系统建设和运行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撑,为保护水生态环境、建设美丽中国贡献积极力量。


  •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 政策指导:商务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国标委、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国资委、中国科协
  •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备案号:京ICP备20023187号-3
  • 运营单位: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杨庄路110号院5号楼10层1003室      电话:010-68844089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三区5号楼西塔1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