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景天苷作为一种具有广泛药理活性的天然化合物,在抗衰老、抗疲劳、抗缺氧等方面表现出色。然而,传统的植物提取和化学合成方法存在成本高、环境污染等问题。微生物法分离红景天苷技术通过微生物的发酵作用,高效分离和纯化红景天中的有效成分红景天苷,有助于实现红景天苷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满足市场需求,提高资源利用率。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微生物法制红景天苷的分离纯化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陈致杭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杨易霖,标准部许鑫鹏出席会议。浙江普利药业有限公司、天津利安隆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石家庄藏诺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武汉大学、河南科技大学、人福医药集团股份公司、华东理工大学、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山大学、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研讨会。
会上,许鑫鹏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陈致杭对《微生物法制红景天苷的分离纯化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重点对微生物合成红景天苷的分离纯化流程展开深入讨论,包括发酵液的预处理、目标产物的提取、纯化以及质量检测等环节,旨在推动微生物法制红景天苷分离纯化技术的标准化进程,提高红景天苷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微生物法制红景天苷的分离纯化技术要求》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要求、材料与试剂、仪器与设备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明确各步骤的具体操作条件,如温度、pH值、溶剂选择等,以确保分离纯化过程的稳定性和可重复性,保障红景天苷产品的高纯度与安全性,促进相关技术产业化应用。
会议最后,杨易霖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微生物法分离红景天苷不仅具有显著的环保效益,通过生物转化方式能够避免大量有害物质的使用,减少环境污染,此外,该技术有助于提高红景天苷的提取率和纯度,为红景天苷的广泛应用提供经济可行的解决方案。制定该项团体标准,旨在为行业提供统一的技术语言和行为准则,规范企业生产过程,提高微生物法制红景天苷产品质量水平。同时,有助于推动企业技术进步和创新,提升整个行业的市场竞争力。
编制《微生物法制红景天苷的分离纯化技术要求》团体标准,是推动微生物法制红景天苷产业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不仅能加快相关技术的产业化进程,还能加强业内企业对其生产过程的管理,引领行业向更高水平发展。未来,随着该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微生物法制红景天苷的生产将更加规范、高效,引领微生物法制红景天苷产业迈向新的发展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