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医疗技术飞速发展,眼科疾病的精准治疗需求日益增长,显微眼科手术机器人作为前沿医疗科技,凭借其高精度、稳定性和可重复性等优势,可以有效缓解当前医疗资源紧张的状况,提升基层医疗机构手术质量,为眼科疾病患者带来福音,有望降低手术并发症风险,提高术后恢复效果。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显微眼科手术机器人》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付梦超主持,广州市微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CTO黄凯,国促会标委会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李海龙出席会议。广州市微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中山大学中山眼科中心、中山大学、广东省医疗器械质量监督检验所、深圳高性能医疗器械国家研究院有限公司、西安交通大学、北京瞳沐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昂泰微精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启动会。

会前,广州市微眸医疗器械有限公司CTO黄凯详细介绍了公司概况,深入阐述了公司在显微眼科手术机器人领域的创新成果与实践经验。展望未来发展,他强调公司将致力于研发更智能、更便捷、更安全的手术机器人,以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推动技术创新,促进眼科医疗事业发展,为更多患者带来光明和希望。
会上,付梦超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对《显微眼科手术机器人》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显微眼科手术机器人》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明确显微眼科手术机器人的机械结构设计、运动精度控制、图像识别与导航功能、电气安全性能、临床操作规范等核心技术,旨在为显微眼科手术机器人的研发、生产、检测以及临床应用等各个环节提供全面指导。
会议最后,李海龙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不断进步和微创手术需求增加,显微眼科手术机器人逐渐成为医学领域的新兴技术。各国政府和医疗机构纷纷出台政策,支持手术机器人技术研发和应用。制定该项团体标准,有助于为产业链提供明确的技术规范和操作准则,促进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推动行业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推动显微眼科手术机器人产业朝着规模化、标准化方向发展。
此次启动会的顺利召开,为我国显微眼科手术机器人行业的标准化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未来,随着该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我国显微眼科手术机器人市场将更加规范,为患者带来更加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案,为眼科医疗领域带来新的变革和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