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海洋放射性同位素识别与测量技术规程》《海洋核辐射探测系统技术要求》《海洋环境核辐射原位快速测量技术规范》三项团体标准审查会成功召开。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杨易霖主持,相关参编单位代表及行业专家参会,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王志豪以及标准部程胜楠出席会议。兰州大学、西安中核核仪器股份有限公司、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第七一九研究所等十余家公司、研究院所、高校共同参与标准讨论。

会上,程胜楠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与杨易霖分别对《海洋放射性同位素识别与测量技术规程》《海洋核辐射探测系统技术要求》《海洋环境核辐射原位快速测量技术规范》三项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规范海洋放射性相关技术操作,以确保监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海洋核辐射监测提供有力依据,保障海洋生态安全。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三项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采样方法、技术原理、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要求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查,一致认为三项标准以行业现有相关技术指标和要求为基础,以综合性、系统性为原则,为海洋核辐射监测工作提供了明确的技术规范和操作指南,有助于增强我国应对海洋核辐射事件的能力,推动海洋核辐射监测工作更加科学、规范开展,提升我国在该领域的技术水平,为我国海洋事业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最后,王志豪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随着沿海核电设施建设加速、核废料处理压力增大以及国际核污染事件的持续影响,传统海洋放射性监测体系暴露出技术方法不统一、设备性能参差不齐等问题,亟需标准化框架以推动技术规范化和产业化落地。国促会标委会编制这三项团体标准的核心目的在于构建科学、统一的技术体系,通过规范放射性同位素识别与测量流程、核辐射探测系统性能指标及原位快速测量操作要求,解决当前监测技术的碎片化问题。期待未来这三项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为海洋环境保护、核能安全利用提供有力支撑,助力我国在海洋放射性监测领域实现标准化、规范化发展,保障海洋生态与公众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