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业缺陷检测系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审查会成功召开。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刘苗苗主持,相关参编单位代表及行业专家参会,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李敏出席会议,该标准由探物智能科技(广东)有限公司牵头起草,业内十余家高校、企业共同参与标准讨论。

会上,刘苗苗就国促会自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对《基于深度学习的工业缺陷检测系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明确系统设计、开发、测试及评估规范,为企业提供标准化开发指南,减少重复研发成本,提升检测效率和产品质量。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该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总体架构、功能要求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查,一致认为该标准以行业现有相关技术指标和要求为基础,以综合性、系统性为原则,符合“十四五”规划中“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的目标,通过规范数据采集、模型训练、缺陷识别等流程,不仅能为行业提供“通用语言”,减少产品质量波动,还有利于提升我国制造业核心竞争力,推动智能检测技术广泛应用及规范化发展。

会议最后,李敏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在智能制造浪潮席卷全球的背景下,工业缺陷检测作为保障产品质量的核心环节,正经历从传统人工质检向智能化、自动化检测的深刻变革。随着《“十四五”智能制造发展规划》《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政策的出台,加快推进工业缺陷检测系统创新发展和标准化体系建设,已成为我国各地政府和企业共同关注的重要议题。该项团体标准的编制,不仅为行业提供了统一的技术语言,同时也标志着我国在推动人工智能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提升工业缺陷检测智能化水平方面迈出了关键一步。期待接下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助于突破智能检测等关键技术,提升制造业智能化水平,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智造”加速跃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