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无人机桥梁智能检测系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研讨会顺利召开

2025-02-18

无人机桥梁智能检测系统利用无人机搭载高清摄像头、红外传感器等设备,快速捕捉桥梁表面及内部结构的细微裂缝和损伤,实现高效、准确的数据采集。该系统不仅避免了传统检测方法中的高空作业风险,还通过智能化分析预测桥梁健康状况,为维护管理提供科学依据,从而推动桥梁检测技术的智能化升级。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无人机桥梁智能检测系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研讨会成功召开。

444.png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陈致杭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刘志强,标准部李海龙出席会议。上海交通大学、万勋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河南四维远见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中移(成都)信息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武汉大学、深圳市勘察研究院有限公司、湖南中电金骏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贵州黔通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交通能源事业部、天津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迪能创高新科技有限公司、翼德丰航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厦门力德动力科技有限公司、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研讨会。

会上,李海龙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陈致杭对《无人机桥梁智能检测系统技术规范》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旨在推动无人机技术在桥梁检测领域的标准化应用,确保无人机桥梁智能检测系统的科学性与实用性,为桥梁安全监测提供更为精准、高效的技术支撑。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无人机桥梁智能检测系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缩略语、系统功能架构、基本要求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涵盖无人机选型要求、智能检测系统的构成与功能模块、检测流程与操作规范等多个关键方面,确保检测系统能够精准捕捉到每一座桥梁的关键病害信息,为后续维护和管理提供可靠依据。

会议最后,刘志强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无人机桥梁智能检测系统的应用不仅提高了桥梁检测的智能化水平,保障了桥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还为桥梁的设计、施工和维护提供了宝贵的数据支持。为贯彻落实《智能检测装备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23—2025年)》等相关政策精神,国促会标委会立项编制《无人机桥梁智能检测系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有助于推动无人机技术在更广泛领域的应用,促进相关产业链发展,为未来无人机桥梁智能检测技术发展指明方向,为保障桥梁安全运营提供有力支持。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无人机桥梁智能检测系统将在桥梁维护领域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显著提升桥梁安全预警效率,推动桥梁维护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更为坚实的基础设施保障。


  •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 政策指导:商务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国标委、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国资委、中国科协
  •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备案号:京ICP备20023187号-3
  • 运营单位: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杨庄路110号院5号楼10层1003室      电话:010-68844089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三区5号楼西塔1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