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焰氧化(RTO)技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高效、环保的煤矿瓦斯处理技术,由于其具有处理能力强、热效率高、运行稳定等优点,适用于处理大流量、低浓度的煤矿瓦斯,可以有效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对于推动煤矿低浓度瓦斯的利用和应对气候变化具有重要意义。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煤矿低浓度瓦斯无焰氧化(RTO)技术导则》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张桢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祝焕新,标准部孙晓楠出席会议。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山东省科学院能源研究所、北京中矿赛力贝特节能科技有限公司、华中科技大学、天津宇澄久华节能环保技术有限公司、上海睿筑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克兰茨环境科技有限公司、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启动会。

会上,孙晓楠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张桢对《煤矿低浓度瓦斯无焰氧化(RTO)技术导则》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煤矿低浓度瓦斯无焰氧化(RTO)技术导则》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原理、技术要求、设计要求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明确无焰氧化(RTO)技术在煤矿低浓度瓦斯处理中的应用规范,包括设备选型、操作流程、安全要求等,旨在为行业提供统一的技术指导,提高技术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会议最后,祝焕新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近年来,我国陆续出台《甲烷排放控制行动方案》《关于加强煤炭清洁高效利用的意见》等相关政策,提出要综合运用先进技术和管理手段,控制和减少污染物及碳排放,提高煤炭利用效率,促进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本次携手业内企业、科研机构立项制定《煤矿低浓度瓦斯无焰氧化(RTO)技术导则》这项标准,也是为了规范煤矿低浓度瓦斯的无焰氧化处理过程,确保安全高效地将瓦斯转化为无害物质,同时回收利用热能,实现节能减排和资源综合利用。
本次启动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我国在推动煤矿绿色低碳发展、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随着《煤矿低浓度瓦斯无焰氧化(RTO)技术导则》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完善,煤矿低浓度瓦斯的利用将更加规范、高效,这将有助于推动能源结构优化转型,实现瓦斯的资源化利用,为煤矿低浓度瓦斯无焰氧化(RTO)技术应用提供更加可靠的技术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