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低空经济蓬勃兴起,无人机作为其中的重要载体,其性能和应用范围不断拓展。碳纤维复合材料因其轻质、高强、耐腐蚀等优异性能,在无人机制造中得到了广泛应用。然而,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市场上无人机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质量参差不齐,影响了无人机的整体性能和安全性。因此,制定一项科学合理的技术规范尤为重要。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低空经济 无人机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滕悦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李宏瑶,标准部杨印波出席会议。四川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四川轻化工大学、广联航空(自贡)有限公司、浙江精工新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湖南博云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广东奇德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翼天航空技术(苏州)有限公司、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启动会。

会上,杨印波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滕悦对《低空经济 无人机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低空经济 无人机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分类和命名、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明确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无人机领域的关键指标和性能要求,以满足无人机在各种环境下的飞行要求,推动低空经济领域无人机用碳纤维复合材料技术的标准化进程,为无人机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会议最后,李宏瑶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无人机领域应用前景广阔,制定该团体标准,一方面是为了确保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无人机应用中的安全性,为无人机制造商、材料供应商以及相关科研机构提供明确的技术指导和质量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能加速行业材料技术进步,使无人机使用者可以获得高质量、高性能、安全可靠的复合材料产品,提升碳纤维复合材料在无人机领域的应用水平。
随着低空经济快速发展,无人机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对材料的性能要求越来越高。未来,该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助于提高无人机用碳纤维复合材料的产品质量,推动无人机产业升级换代,为低空经济繁荣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