氢能作为一种高效、清洁的能源形式,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需求的增长,氢能储运与利用技术成为研究热点。掺氢天然气输送技术,作为氢能储运的重要途径之一,能够利用现有天然气管网进行改造,实现氢气的低成本、长距离输送,从而满足日益增长的氢能需求。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掺氢天然气输送用钢制(L360)感应加热弯管》《掺氢天然气输送用钢制(L360)对焊管件技术规范》两项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程胜楠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吴斌,标准部许鑫鹏、陈致杭出席会议。中国石油工程建设有限公司华北分公司、中裕软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苏中裕能源装备有限公司、河南光大管业有限公司、西安石油大学、重庆三峡大学、中机生产力促进中心、中国石油大学(北京)、中国石油技术开发有限公司、内蒙古工业大学、江苏省天然气有限公司、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中油管道机机械制造有限公司、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启动会。
会上,许鑫鹏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程胜楠与陈致杭分别对《掺氢天然气输送用钢制(L360)感应加热弯管》《掺氢天然气输送用钢制(L360)对焊管件技术规范》两项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掺氢天然气输送用钢制(L360)感应加热弯管》《掺氢天然气输送用钢制(L360)对焊管件技术规范》两项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材料要求、制造工艺、性能要求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明确掺氢天然气输送用钢制感应加热弯管和对焊管件的设计、制造、检验和试验等技术要求,以确保这些关键部件的质量和性能能够满足掺氢天然气输送的特殊需求,有效降低因部件质量问题导致的泄漏、爆炸等安全事故风险,提高整个输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会议最后,吴斌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氢气具有化学活性强、密度小、爆炸区间范围宽等特点,这些特性使得掺氢天然气输送系统对管材、管件等设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弯管和对焊管件作为管道系统中的关键部件,其质量和性能直接影响到整个输送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本次携手业内专家学者、优秀企业制定专门针对掺氢天然气输送用钢制感应加热弯管和对焊管件的技术规范,旨在推动掺氢天然气输送用钢制感应加热弯管和对焊管件的技术进步,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降低输送过程的事故风险,以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随着全球对氢能技术关注的增加,各国都在积极研发和应用掺氢天然气输送技术。编制这两项标准有助于推动掺氢天然气输送领域的技术进步,促使企业加强技术创新和质量控制。未来,期待更多标准的出台,将为掺氢天然气输送产业提供更加全面、系统的技术支持和保障,使其在更多领域发挥重要作用,为实现我国能源结构转型优化做出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