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外纳米压印技术作为一种先进的微纳加工技术,凭借其高分辨率、高效率及环保性等优点,在半导体制造、光学器件、生物传感等多个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然而,随着技术的快速发展,市场上紫外纳米压印设备的技术标准不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影响技术的推广和应用。因此,制定统一的团体标准成为行业发展的迫切需求。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紫外纳米压印设备技术规范》《紫外纳米压印技术要求》两项团体标准审查会成功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王肸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姚涵菁,标准部鲁家辉、刘璐出席会议。天府兴隆湖实验室、江门市久冠松高分子材料有限公司、青岛天仁微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龙口科诺尔玻璃科技有限公司、深圳大学、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审查会。
会上,王肸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鲁家辉和刘璐分别对《紫外纳米压印设备技术规范》《紫外纳米压印技术要求》两项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主要技术内容等向专家组和参编单位进行汇报说明,涵盖紫外纳米压印技术的设备要求、工艺参数、材料特性等多个方面,旨在为规范行业操作流程、提升技术水平和保障产品质量提供技术指引和标准支撑。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紫外纳米压印设备技术规范》《紫外纳米压印技术要求》两项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等内容进行全面审查,一致认为该标准以行业现有相关技术指标和要求为基础,以综合性、系统性为原则,为设备的设计、制造、测试和使用提供了统一的技术依据,可有效确保产品质量和性能的稳定性。专家组表示,通过标准化的技术参数和性能指标,一方面,企业能更加明确生产目标和质量控制标准,提升产品一致性。另一方面,可促使市场上的紫外纳米压印设备更加统一,减少技术壁垒,促进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
会议最后,姚涵菁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她表示,随着科技不断进步和产业需求不断增长,紫外纳米压印技术将在更高精度、更大生产规模和更加广泛的应用领域取得新的突破。本次制定这两项团体标准,将有助于规范紫外纳米压印设备的生产与技术应用,促进新技术的研发,提升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从而推动整个紫外纳米压印产业向更高水平迈进。
在紫外纳米压印技术领域,团体标准的制定对于规范行业发展、推动技术创新至关重要。随着这两项团体标准的发布实施,将有力推动紫外纳米压印技术及相关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提升我国在相关领域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未来,国促会标委会将继续加强与行业各方合作交流,不断优化和完善相关标准,推动紫外纳米压印技术在更多领域的应用与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