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会动态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工作动态

《秸秆制糖联产黄腐酸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

2025-04-11

秸秆作为我国丰富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其高效利用一直是农业绿色发展的重要课题。秸秆制糖联产黄腐酸技术则是一种创新性资源利用方式,不仅能有效解决秸秆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还能将秸秆转化为高附加值的糖类和黄腐酸,实现资源最大化利用。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秸秆制糖联产黄腐酸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王志豪主持,标委会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陈致杭,标准部孙继祥出席会议。大禾(上海)生态科技有限公司、苏州聚维元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南京林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天津科技大学、吉林农业大学、西安交通大学、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启动会。

会上,孙继祥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王志豪对《秸秆制糖联产黄腐酸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秸秆制糖联产黄腐酸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工艺流程、技术要求、实验方法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明确秸秆制糖联产黄腐酸技术的技术参数和工艺要求,旨在提升秸秆资源的转化效率和产品附加值,减少生产过程中能源与资源的浪费,推动农业副产物向高值化利用方向发展。

会议最后,陈致杭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为贯彻落实《加快非粮生物基材料创新发展三年行动方案》《“十四五”原材料工业发展规划》等相关政策精神,国促会标委会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立项编制《秸秆制糖联产黄腐酸技术规范》这项团体标准,有助于为秸秆生物质的高效转化提供统一的技术准则,规范原料预处理、酶解糖化、黄腐酸提取等关键工艺流程,确保产品质量稳定。同时,规范化的秸秆资源利用技术可减少传统焚烧带来的环境污染,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此次启动会的顺利召开,标志着我国秸秆制糖联产黄腐酸技术向标准化、规范化发展迈出了重要一步。未来,随着该项团体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将为其技术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促进产业规模化、可持续发展,加快我国农业绿色低碳转型和乡村全面振兴。


  • 版权所有: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 政策指导:商务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国标委、发展改革委、工信部、国资委、中国科协
  • 主办单位: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      备案号:京ICP备20023187号-3
  • 运营单位: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北京)有限公司    技术支持:腾云建站仅向商家提供技术服务
  • 地址:北京市石景山区杨庄路110号院5号楼10层1003室      电话:010-68844089  
  • 地址:北京市丰台区汉威国际广场三区5号楼西塔11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