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眼科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青光眼患者对高质量、个性化治疗需求的日益增加,青光眼微支架引流系统作为一种创新的微创治疗手段,在临床应用中逐渐崭露头角。但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规范,该技术在不同医疗机构和医生之间的应用存在差异,影响了治疗效果和患者安全。对此,建立相关标准化体系,可有效推动医疗行业规范化、标准化发展,确保其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为患者健康保驾护航。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青光眼微支架引流系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陈致杭主持,标委会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李海龙,标准部李敏出席会议。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苏州朗目医疗科技有限公司、上海阿法美科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明澈生物科技(苏州)有限公司、北京华视诺维医疗科技有限公司、微创视神医疗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启动会。

会上,李敏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陈致杭对《青光眼微支架引流系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得到了参会代表的一致认可。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青光眼微支架引流系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技术要求、试验方法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为青光眼微支架引流系统的临床应用提供科学、统一的指导,旨在确保不同医生、不同医疗机构在使用青光眼微支架引流系统技术时,能够达到相对一致的医疗水平,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增强患者对医疗服务的信任。
会议最后,李海龙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青光眼微支架引流系统从意义上讲,不仅为青光眼治疗提供了新的手段和选择,同时相较于传统手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势,显著提高了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治疗依从性。本次立项编制该标准,一方面是响应国家医疗政策要求、加强医疗技术管理的具体体现,另一方面通过制定这一标准,可以加强对青光眼微支架引流系统技术的监管,确保其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促进眼科行业健康发展。
医疗行业的不断发展,使国家对医疗技术的规范化管理越来越重视。《青光眼微支架引流系统技术规范》团体标准编制工作的启动,不仅能为其临床应用提供有效指导,还将促进技术持续进步和应用的不断拓展。未来,期待这一标准的早日出台,将为青光眼患者带来更多福音,为眼科医疗行业健康发展注入新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