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消费者对健康食品需求的不断增加,药食同源植物及其制品受到广泛关注。多糖作为药食同源植物中一类重要的生物活性成分,有助于预防和治疗多种疾病,且可以通过调节人体功能和改善健康状况,提升人们的生活质量。
近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药食同源植物多糖生物活性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研讨会成功召开。

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邢辉主持,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王志豪,标准部孙继祥出席会议。复旦大学、江西大学、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成都大学、广东丸美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北方民族大学、澳门大学、郑州轻工业大学、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等单位代表及相关行业专家参加本次研讨会。
会上,孙继祥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邢辉对《药食同源植物多糖生物活性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涵盖多糖的提取、纯化、结构分析及活性测试等多个环节,旨在为药食同源植物多糖的研发、生产、检测及监管提供统一的技术依据。
在标准讨论环节,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药食同源植物多糖生物活性评价规范》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基本原则、样品制备、苯酚-硫酸法测定多糖含量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明确提取方法、溶剂选择、纯度要求等具体指标,以确保多糖的质量和活性,进一步保障药食同源植物多糖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推动相关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会议最后,王志豪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为支持药食同源行业快速发展,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国民营养计划(2017-2030年)》,文件中明确指出要大力发展传统食养服务,开展传统养生食材监测评价,建立传统养生食材监测和评价制度,开展食材中功效成分、污染物的监测及安全性评价,进一步完善我国既是食品又是中药材的物品名单。立项编制该标准,有助于明确药食同源植物多糖生物活性评价过程中的技术要求,提高评价质量,促进药食同源行业快速发展,为行业标准化能力提升提供标准依据和技术支撑。
随着大健康产业快速发展,药食同源植物多糖的标准化建设将为其在功能性食品、精准营养等领域的应用开辟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未来,随着该项团体标准的逐步实施和完善,将有助于规范企业生产和经营行为,提高产品质量和市场竞争力,为药食同源植物多糖行业发展注入新的活力,推动我国健康产业迈向新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