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3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负荷可调节能力评估及测试指南 第1部分:电动汽车充电桩》《负荷可调节能力评估及测试指南 第2部分:分布式储能》两项团体标准启动会顺利召开。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李宏瑶主持,相关参编单位代表、行业专家参会,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顾中豪及标准部贾月桃出席会议,该标准由贵州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科学研究院牵头起草,业内十余家高校、企业共同参与标准讨论。

会上,贾月桃就国促会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李宏瑶对《负荷可调节能力评估及测试指南 第1部分:电动汽车充电桩》《负荷可调节能力评估及测试指南 第2部分:分布式储能》两项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两项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电动汽车充电桩有功调节能力评估原则、分布式储能有功负荷调控能力分析方案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明确负荷调节能力测试的边界条件,为电动汽车充电桩和分布式储能等负荷侧资源接入电网提供了技术依据,有助于降低调峰成本,确保储能设备调节能力可量化、可比较,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标准支撑。会议内容得到参会代表一致通过。
会议最后,王缘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在全球能源转型加速推进的背景下,中国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为系统解决负荷侧资源调节能力评估标准缺失、技术规范不统一等问题,国促会标委会携手业内专家学者、优秀企业立项编制这两项标准,既是响应政策对负荷侧资源协同调控的迫切需求,也是对新型电力系统建设需求的精准回应,通过构建“评估-测试-应用”全链条标准体系,将有效激活负荷侧资源调节潜力,为保障电力供应安全、促进新能源消纳、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提供坚实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