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由中国国际经济技术合作促进会标准化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促会标委会”)联合通标中研标准化技术研究院共同组织的《缪子成像重建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矿藏勘探用缪子成像系统技术要求》《矿用缪子成像探测器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三项团体标准研讨会成功召开。会议由国促会标委会标准部丁月主持,相关参编单位、行业专家参会,标准起草组副组长、标准部副主任孙继祥及标准部杨易霖出席会议,上海交通大学李政道研究所、散裂中子源科学中心等多家高校、企业共同参与标准讨论。

会上,丁月就国促会自成立以来的发展情况以及工作内容进行详细介绍,与杨易霖分别对《缪子成像重建图像质量评价方法》《矿藏勘探用缪子成像系统技术要求》《矿用缪子成像探测器性能要求及测试方法》三项团体标准的立项背景、编制情况、编制原则与框架、标准工作计划进行汇报说明,旨在通过统一技术规范打破行业壁垒,推动缪子成像设备向标准化、模块化方向发展,促进技术共享与市场推广,为缪子成像技术在能源、地质、考古等领域规模化应用奠定基础。行业专家和参编单位代表围绕三项团体标准的范围、规范性引用文件、术语和定义、评价指标体系、系统组成、性能要求等内容进行积极研讨,明确设备性能指标、成像质量评价方法及矿藏勘探系统技术要求,为行业提供可操作的技术规范,加速缪子成像技术从实验室研究向产业化应用转化,以实现技术自主可控与产业规模化发展。

会议最后,孙继祥副主任对本次会议进行总结发言。他表示,当前矿藏勘探用缪子成像技术领域存在技术规范分散、检测流程各异、设备性能参差等问题,制约了该技术在资源勘查领域的发展。通过制定覆盖系统技术要求、图像质量评价方法及探测器性能测试规范的系列标准,可有效统一技术准入门槛、规范核心环节操作流程、明确关键性能量化指标,引导研发生产单位强化技术主体责任,推动行业从“基础可用”向“精准可控”跃升,为我国深部矿产资源高效探测提供标准化技术支撑,助力能源资源安全保障体系建设与地质勘查领域科技创新能力提升。